引言对于
类风湿患者来说,“晨僵”这一名词并不陌生,风湿科医生往往都会不约而同的问他们以下几个问题:
1.早上起床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关节僵硬,类似“粘着”的感觉?
2.起床会不会很困难?
3.关节活动后,僵硬的感觉有没有好一点?
4.关节僵硬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
那么,“晨僵”仅仅是“晨起时关节发紧、僵硬、活动不灵活的现象”吗?本文将深入浅出的跟大家聊聊“晨僵”那些事儿。
(一)定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对类风湿患者的晨僵定义为:晨起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至少6周以上。
研究表明,仅仅依靠晨僵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该定义敏感性低,不能区分类风湿和非炎症性疾病,甚至不能区分类风湿和骨关节炎。因此,1999年Sydney等对“晨僵”进行了新的定义:晨起或病变关节维持在同一姿势较长时间时,关节活动迟钝或困难,活动后可逐渐减轻。
(二)发病机制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渗液或充血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而使关节肿痛或僵硬不适,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晨僵也随之缓解。晨僵的发生还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延缓、胶原基质中粘多糖增多、关节滑液粘稠度增高有关。
(三)临床表现晨僵常表现为在清晨醒来后,感到受累关节及其四周肌肉发僵、活动不灵活、握不紧拳,甚至连扣衣扣、梳头、刷牙等都难以完成,需要慢慢活动后,这种僵硬绷紧感才得以减轻或缓解。晨僵不一定局限在手指、脚趾等关节,也可能发生在膝、肘、肩、颈、腰背等全身各个关节。晨僵可能出现在单侧或双侧,也可能呈游走性,不固定在某一个关节,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其他关节。晨僵时间的正确计算方法,应从病人清醒后出现僵硬感算起,到僵硬感明显减轻或缓解时为止,通常以“分(min)”计算。
(四)程度分级根据关节和全身晨僵的程度以及经过活动之后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可将晨僵分为三度:
1)轻度:多位1~3个指关节与腕、趾关节同时发生起床或睡醒经活动数分钟、数十分钟至1个小时后,关节僵硬感缓解或消失。
2)中度:多为四个以上小关节或1~2个大关节同时受累,起床或睡醒经活动1~6小时或至中午(半天)后,关节僵硬感才缓解或消失。
3)重度:为七个以上或全身多关节同时受累,起床或睡醒后虽经活动而关节和全身僵硬感无明显缓解,常持续6~12小时以上或全天,必须服药才能缓解或减轻。
(五)有哪些影响?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伴有晨僵的类风湿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82%)认为晨僵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61%患者甚至认为晨僵会控制他们的生活,影响与家人的关系,患者常常会觉得自己是他人的负担。另外,晨僵也影响RA患者的夜间睡眠,导致失眠。
2.对活动和情绪的影响:研究表明,类风湿患者出现晨僵时,仅1/3患者可以顺利的完成起床、沐浴、擦干身体、穿衣、做早餐等常见动作,50%以上的患者刷牙不受影响。当患者不能完成既往的简单动作时,往往会感到挫败,甚至愤怒。
3.对工作的影响: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类风湿患者经确诊后,3年内可因严重晨僵而离职。对750例伴有晨僵的类风湿患者的研究表明,37%患者仍可工作,23%患者退休,13%患者因病选择提前退休,7%患者因病请假,20%患者是其它的工作形式(如家庭主妇、无业、学生等)。另外,失业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生活质量下降。
(六)见于哪些疾病?晨僵是炎症的一种非特异性表现,并非仅出现于类风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纤维炎、骨关节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疾病中,都有可能出现晨僵。所以,仅有晨僵症状,还不能明确诊断是哪种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结语严重的晨僵现象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类风湿患者在疾病确诊之后,要想继续原有的工作,必须进行适当有效的治疗,以避免严重的晨僵及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