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来电:4年前,爸爸出现手关节及右膝关节疼痛,红肿,活动障碍。他一直吃私人医生开的药,效果挺好,疼痛减轻,基本可活动并上班。
前几天,医生诊断爸爸患有
类风湿性关节炎,开了甲氨蝶呤、正清风痛宁、尿毒清、阿法骨化醇胶丸和钙片。可是,爸爸吃了三天,膝关节疼痛却加剧,红肿、发热,严重活动障碍,几乎不能行走,夜不能眠。没办法,唯有再吃私人医生开的药,症状又开始减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复:照您所讲,私人医生所开的药,很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
“特效药”的大陷阱1949年,糖皮质激素首次用于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后来大家对激素治疗的争论不断,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后,目前国内外风湿病专家都肯定了激素的作用:能明显快速缓解关节肿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关节骨破坏,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使用泼尼松1.5~2粒,约7.5~10毫克),可缓解多数病人的症状。
市面上,激素的价格很便宜,如泼尼松,100粒只需4~6元,很受一些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通常,因为用于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起效较慢,若此时病人症状明显,医生会考虑同时使用激素控制症状,它起到“桥梁”的作用。待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起效后,激素就可逐渐减量。
另外,在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治疗不满意时,也可用激素短期控制病情。
不过,激素是不能代替控制病情抗风湿药的。使用激素的同时,一定要联合使用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
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及商家,经常向病人兜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专治药”或“特效药”。这些药丸或药片其实都暗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激素。结果,刚开始使用时,这些药确实有“特效”,于是有的病人就单吃这些药,不吃原来医生开的药。但渐渐地,这些“特效药”的效果变差,需要加大剂量才有效,病人还形成了“依赖性”;此外,病人也开始变胖,甚至出现高血压、类固醇糖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畸形和功能下降等并发症。这个时候,病人再来寻医,往往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这些所谓的“特效药”。
提醒:用激素时,别忘了补钙若要使用激素,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且,病人自己也应该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可以引起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
但研究发现,小剂量激素治疗时,病人出现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概率并无增高。不过,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还是有可能增高的。
有研究提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不超过10毫克)治疗者,第1年骨密度下降达15%,以后每年下降约3%。骨密度下降,发生骨折的机会随之增加。女性、用药前有骨质疏松和激素(强的松龙)用量每日大于5毫克等,是发生骨折的高危因素;而当强的松龙的剂量小于每日5毫克时,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因此,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病人吃激素的同时,需要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
另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也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对于上腹部不适的病人,应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适当使用制酸药,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可看是否出现黑便)。